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3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检测亚硒酸钠是否能够削弱或解除顺铂对植物血球凝激素(PHA)刺激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方法 用顺铂和亚硒酸钠单独或联合处理PHA刺激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顺铂(0.05,0.20,0.50mg/L)在细胞培养24h时加入,亚硒酸钠(0.05mg/L)在不同处理中分别在细胞培养开始时加入或与顺铂同时加入;培养72h后检测转化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结果0.05mg/L亚硒酸钠在培养开始时加入,PHA刺激转化的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较对照增长42.8%(P<0.05),与顺铂同时加入,有丝分裂指数增长13.7%(P>0.05)。0.05与0.20mg/L顺铂处理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未发生显性改变,当顺铂剂量为0.50mg/L时,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较对照降低54.5%(P<0.001)。亚硒酸钠预处理细胞可以解除0.50mg/L顺铂所致的细胞增殖抑制,使有丝分裂指数恢复正常,但亚硒酸钠与顺铂同时加入时,被顺铂抑制的有丝分裂指数只能部分提高。结论0.05mg/L亚硒酸钠单独作用于淋巴细胞可直接促进细胞增殖,与顺铂联合处理细胞时,可降低顺铂毒性,拮抗顺铂的抗增殖作用。亚硒酸钠在细胞培养开始时加入培养体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乳剂依托咪酯对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期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应用乳剂依托咪酯,观察其对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期的循环影响。方法 选择心脏手术病人80例,心功能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0例:Ⅰ组(水剂组) :水剂依托咪酯0 2 5mg kg-1;Ⅱ组(乳剂组) :乳剂依托咪酯0 2 5mg kg-1。记录麻醉前、注射依托咪酯前、后,气管插管后1min和3min时段的各监测参数。观察不自主肌肉颤动,注射疼痛感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结果 显示两种剂型的依托咪酯各时间点的SBP、DBP、MAP、HR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两组在注射依托咪酯后SBP、DBP、MAP、HR轻度下降,但与注射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不自主肌肉运动Ⅰ组8例、Ⅱ组6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静脉注射处疼痛Ⅰ组14例、Ⅱ组1例,两组间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乳剂依托咪酯具有麻醉诱导平稳,心血管影响轻微,副作用少在应用上优于水剂依托咪酯,可用于高龄及心脏功能受损害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M2.5混悬液染尘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银染色显示肺内尘粒的效果。方法将收集的游离PM2.5制成混悬液,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每0.2ml含PM2.50.3nag)、中剂量组(每0.2ml含PM2.50.75mg)、高剂量组(每0.2ml含PM2.52mg)和对照组,每组18只。3个实验组分别以不同的剂量采用支气管肺内滴入方式染尘,每周染尘1次。分别于染尘后第4、12及24周时,取肺脏,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及沃森一斯塔理(Worthin-Starry,WS)银染色观察、透射电镜(TEM)观察,对肺内尘粒进行X-线质谱元素分析(X-RSA)。计数大鼠肺内肉芽肿样病变的数目,测定肺内尘粒的沉积程度、平均积分吸光度值(IOD)和平均积分面密度值(IAD)。结果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剂量的增大,大鼠肺内肉芽肿样病变的数目及其细胞质内尘粒的IAD值和IOD值也逐渐增高。这些尘粒在WS染色切片上呈黑褐色,更清晰;其IOD值和IAD值均明显高于HE染色下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粒IOD值与肉芽肿病变数目呈正相关关系(r=0.639,P〈0.01)。TEM下大鼠肺内尘粒的超微结构与游离的PM2.5相同,X-RSA分析两者的主要元素成分也相同,均为硅元素。结论PM2.5混悬液染尘可以引起大鼠肺内出现肉芽肿样病变,WS银染色方法可以较好地显示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的PM2.5,其染色效果优于HE染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量八角、花椒及桂皮对小鼠内脏器官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三种调味品的提取液灌胃 ,采用病理学检验技术 ,观察小鼠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理学变化 ,并计算出肝、肾、脾的脏体系数。结果调味品各组小鼠的肝脏、肾脏和脾脏重量都有所增加 ,脏体系数有不同程度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 ,差异具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肝脏、肾脏可见明显形态学改变 ,肝脏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 ,甚至出现双核、巨核和分裂相。肾脏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出血。脾脏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三种调味品过量使用时 ,对小鼠肝脏、肾脏和脾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但病变的程度与调味品的剂量关系不大 ,而与其种类关系较密切。八角的毒性反应最为明显 ,桂皮次之 ,花椒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二尖瓣环钙化(M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MAC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156例MAC患者(其中55例为重度MAC患者)及118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MAC对照者的颈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MAC组及重度MAC组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②MAC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20%、≥40%及双侧颈动脉狭窄≥4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MAC组上述指标的改变更为显著(P〈0.01)。此外,重度MAC组颈动脉狭窄≥6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MAC组及重度MAc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MAC是颈动脉狭窄≥40%最有意义的预测因子(P〈0.01)。结论 M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MAC的检测,能够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及其程度,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有二尖瓣环钙化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并优化SYBR GreenI实时RT-PCR体系,定量检测人、小鼠成熟精子中的CatSper1 mRNA。方法:用TRIzol分别提取人、小鼠成熟精子中的总RNA,逆转录后用SYBR GreenI实时PCR定量检测CatSper1 mRNA。SYBR GreenI实时PCR采用普通PCR试剂,加入SYBR GreenI染料,优化退火温度、Mg2+浓度及上、下游引物比例,并在PCR循环时采用四步法以消除引物二聚体的影响。优化完成后用不同浓度的精子cDNA为模板做标准曲线,以检测SYBR GreenI实时PCR的扩增效率。结果:定量检测CatSper1 mRNA的SYBR GreenI实时PCR体系适宜退火温度、Mg2+浓度及上、下游引物比例分别为63℃、3.0mmol/L和1∶1,四步法中采集荧光的温度为88℃。优化后用人和小鼠精子cDNA为模板做标准曲线分别为Y=-3.402log(X)+25.99和Y=-3.409log(X)+24.09,扩增效率分别为96.8%和96.5%,可定量检测人、小鼠成熟精子中的CatSper1 mRNA。结论:用普通的逆转录及PCR系统和试剂,建立了一种方便、廉价、可靠的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RT-PCR系统,可用于人、小鼠精子中CatSper1 mRNA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Study of pathological morphology in chronic sinusit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chronic sinusitis (CS) in different clinical types, tc estimate the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CS classification on the pathologic basis. METHODS: HE, Van Gieson's, 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f(AB-PAS)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epithelium, to measure the thickness of basement membrane and the area of mucous glands.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were observ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RESULTS: The epithelial fiber tissue was increased, the basement membrane was thickened, and the mucous gland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CS 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 Subepithelial fibrosis and thickened basement membrane were most obviously seen in type III of CS and the hyperplasia of mucous glands was most distinct in type II. Under the TEM, abnormal structure of cilia, decrease of ciliated cells, increase of goblet cells were detected in all three CS types. Under the SEM, the cilia of every types showed the ingravescenced proces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from slight cilium disorder, disorientation, to desquamation of most cilia and replacement of microvilli. CONCLUSION: There is significant distinction of mucous membrane structure among three types. The 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CS has pathological basis, it represents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regularity of CS, and it can be used as basis in further study, communication and evaluation for surgical effect of CS.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95-2007年37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其中5例为反应性增生性病变,32例为淋巴瘤),依据2001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32例淋巴瘤标本重新诊断分类.采用IgH、MALT1、bcl-6、c-Mye、bcl-2、CCND1、bcl-10、FOXP1双色分离重排探针、IgH/bcl-2双色融合易位探针和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利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 检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特点.结果 32例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28例(87.5%),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60.7%(17/28)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携带分子遗传学异常.其中,IgH基因断裂1例,但未找到与其发生相互易位的伙伴基因;基因3拷贝者16例,其中MALT1基因、bcl-6基因和c-Myc基因3拷贝的发生率分别为25%(7/28)、43%(12/28)和7%(2/28).16例基因3拷贝病例中,两种基因3拷贝合并存在者5例,其中bcl-6基因合并MALT1基因3拷贝者4例,bcl-6基因合并c-Myc基因3拷贝者1例.进一步研究显示,MALT1基因3拷贝者均存在18号染色体三体.2例滤泡性淋巴瘤都携带t(14;18)(q32;q21)/IgH-bcl-2.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均存在遗传学异常,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18号染色体三体,另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IgH和c-Myc基因双断裂.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牛性标本均未见分子遗传学异常.结论 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间期FISH有助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淋巴瘤的分类;MALTI基因3拷贝者由18号染色体三体所致;18号染色体三体和bcl-6基因3拷贝(可能为3号染色体三体所致)是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  相似文献   
9.
10.
声带鳞状细胞癌早期改变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带鳞状细胞癌早期病理学的特点,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总结89例声带鳞状细胞癌早期改变病例的病理资料,对其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PAS染色及p53、Ki-67免疫组化染色;以59例声带角化症(分为单纯增生组40例和异型增生组19例)和30例声带浸润癌(浸润深度〉3mm的癌)作为对照。结果在HE染色下,声带鳞状细胞癌的早期改变可区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为上皮全层癌变型,占67.4%(60/89);Ⅱ型为上皮基底层及副基底层癌变型,占32.6%(29/89),又可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HE染色显示有可疑微小浸润者52例,PAS染色示其中的43例(83%)的可疑病灶周边基膜样物质消失,有微浸润,Ⅰ型微浸润的比例较Ⅱ型明显偏低(P=0.007)。HE染色下3例(3.4%,3/89)认为无微浸润者经深切证实有浸润,并经PAS染色确认。Ⅰ型和Ⅱ型的p53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445),而Ki-67阳性率Ⅰ型高于Ⅱ型(P=0.048)。癌早期改变组的p53阳性率高于声带角化症伴单纯增生组(P=0.008),而与声带角化症异型增生组和声带进展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268)。癌早期改变组的Ki-67阳性率明显低于浸润癌组(P=0.000),并明显高于角化症伴单纯增生组(P=0.001),但与角化症伴异型增生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248)。结论声带鳞状细胞癌早期改变可区分为Ⅰ型和Ⅱ型,Ⅱ型癌变可在不累及上皮全层的情况下,由上皮的基底层和(或)副基底层细胞直接向固有膜内增生及癌变,此型占全部病例的近1/3,早期浸润是Ⅱ型诊断的可靠依据;Ⅱ型的存在提示声带鳞状细胞癌的早期发生和演进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PAS染色和p53、Ki-67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声带鳞状细胞癌Ⅱ型早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